感覺統合訓練是自閉癥兒童感官訓練的重要內容,但是目前我們在日常的
感覺統合訓練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缺陷。筆者總結自己日常在機構中開展感統訓練發現的問題,并就如何上好感統訓練課提出一些粗淺的見解。
一、感統訓練存在的問題
1、訓練難以兼顧各個程度的兒童。孤獨癥作為一種譜系障礙,個體差異較大,每個孤獨癥兒童都有其獨特的行為表現。有的兒童平衡能力較差,不能自如地跨越障礙設施,不敢走平衡木等,而有的兒童協調能力很好,幾乎能完成每項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協調能力好的兒童,在感統室對各項器材都能較靈活應用,因而易產生厭倦情緒,上課時間只是隨意根據個人喜好玩一種或幾種器材,感覺統合訓練對他們來說沒能起到有針對性地改善其某方面功能不足、或通過訓練延伸提高兒童的其他方面能力的實質性作用。
2、訓練缺乏統一性和規范性,動作準確度不夠及練習次數不穩定。感覺統合訓練不似書本教育,基本沒有統一的訓練綱要和一致的目標要求,由于各種原因,許多教師也顧及不到兒童在活動中的動作是否規范,訓練程度是否達到要求等問題。有時因為兒童的情緒異常或其他原因而忽略動作的準確性和訓練次數。例如跳床一項、,只是機械地通過跳躍次數認定結果,有時又根據兒童的情緒或愛好少做或多做,很少考慮兒童的接受程度、厭倦程度以及動作的規范性等。
3、訓練中缺乏小組互動和游戲環節。與一般兒童不同,孤獨癥兒童對外界不感興趣,他們更喜歡沉浸在個人世界里獨自從事一項活動。尤其在感覺統合訓練室里,兒童面對的多是游戲設施,在活動過程中大部分時間是自己完成一項活動或任務,缺乏與他人的交流互動。
4、訓練內容和形式有待創新,訓練器材有待開發。感覺統合訓練是由訓練者依據一定的訓練目的,使用一定的器材,指導訓練對象進行的一種游戲活動。因此訓練活動的趣味性對于吸引兒童注意力非常重要,而訓練內容和器材恰恰是實現活動有趣、生動的關鍵。但是,目前感覺統合訓練內容單一,器材種類遠遠不能滿足訓練需要,器材重復單調地使用又使得兒童的興趣明顯降低。另外,教師對各種器材的功用缺乏全面深入了解,只是局限于某一方面功能的應用。
5、家庭缺少對兒童的配合訓練。教師在訓練過程中只注意矯正兒童體能、動作、行為等方面的問題,卻忽視了與家長配合、指導家長在家中應用相關器材對兒童做進一步訓練,家長自身也很少再主動對兒童進行隨機訓練。
二、上好感統課的具體做法
1、明確教育的原則。為幼兒創設豐富多彩的室內活動場所,在游戲中進行快樂教學。給孩子們自由選擇項目的權利,根據幼兒的自然活動,調動他們活動訓練的積極性,從自選動作過渡到規定動作,以此調動他們的參與興趣。在訓練活動中,要以強帶弱,在演示活動中,給予弱者更明確的意見、鼓勵和幫助。使孩子們在活動中增強信心,建立自然情緒,也避免了對弱小的幼兒的棄之不顧。
2、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首先要熟讀教案,了解本階段、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分析本節課的重點、難點之處并找出解決方法。其次準備活動中所需的器具,掌握器具的使用方法、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然后根據本班幼兒的特點將教學目標安排到活動中。將教學中的各個環節做到心中有數。設想活動中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
3、完成教學環節。一是引起幼兒的參與興趣,為整個訓練活動做好準備活動。感覺統合課多以游戲形式出現,讓幼兒在活動中自主的進行練習,使幼兒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所以,為幼兒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訓練氛圍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們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安排一定的情境,讓幼兒更愿意參與到其中。除此之外,訓練前的準備活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感覺統合訓練多是身體的大肌肉運動,在正式活動開始前應安排一定的準備活動,讓幼兒身體的關節活動開,避免對幼兒身體造成傷害。二是講解活動的操作方法,并請個別幼兒示范。講解要簡明,示范的動作要標準。講解中教師要使用幼兒易懂的語言,簡單、有效的讓幼兒掌握動作的要領。示范的動作一定要標準,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保證良好的訓練效果。三是全體幼兒進行練習。根據情況我們在訓練中可采用個別與集體相結合的訓練方式。在活動中注意幼兒的安全。注重個別幼兒的訓練。兩位教師的配合,使全體幼兒都能活動起來。四是總結授課的重點,檢驗授課效果,了解幼兒掌握情況。
4、授課完成后的反思。總結是我們能力提高的基礎,在教學環節結束后,我們還應該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記錄。記錄每名幼兒在訓練過程中的表現,作為下次訓練的依據。二是分析原因。分析教學環節中的優點與不足,對今后的教學方法提供參考。三是與家長進行溝通,根據幼兒情況對其提出訓練建議。向家長反應幼兒在園的訓練情況,讓家長也能夠了解幼兒能力的發展,并學習提高幼兒能力的方法,使幼兒在家中也能夠得到良好的訓練,對幼兒能力的提高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上內容與大家共同探討、研究,讓我們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為
感覺統合訓練的全面推廣而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