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平時比較忙收入也不高,三十多歲了也沒想著要考駕照,很多人都會驚訝的看著我說:“你不會開車?你沒有駕照?太跟不上時代了吧!”于是我決定不管有沒有錢買車先拿到駕照掌握這項技術再說,因此報名、理考,接著到駕校上車練習。在這里認識了很多同學,也碰到了很多趣事。
在練習場上不管是直線組、倒庫組、上路組每組都是10至15人,輪流排隊練習。經過幾天的練習和熟悉,我發現每組都有一至兩個學員總是學得很慢,讓有的組員覺得“拖了后腿”,當然大家還是齊心協力幫忙的,有個女學員練車同時有5個人幫其指導。
當這位女同學練完后下車自嘲自笑的說:“我太笨了”。我不帶思索的說:“你這是空間感和方向感不強,應該加強感統訓練。”這時我自己心理就咯噔一下,我從沒有考慮過他們為什么學得慢,可是由于職業習慣和教學經驗,讓我立刻做出了判斷,真是意外的收獲。這時女同學問我什么是:“感統訓練?”,我給她大概講解了一番,最后我笑著說:“咱們這年紀練已經沒有意義了”,她說:“咱小時候哪有這個概念啊,現在的小孩不聰明都不行。”
所以我才想在練車后回來寫這篇“意外收獲”,不管是剖腹產還是家庭溺愛,也或是感官刺激缺乏,只要孩子有感統失調方面的表現都應重視。就比如說空間感、方向感不強,將來學畫畫、練車、搞建筑等,學生時代做立體幾何等,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在孩子生長發育的黃金期抓緊最孩子的注意力、學習能力、閱讀理解、分析思維能力進行鍛煉和培養,為孩子將來打好基礎來面對一切學習和生活。